• 田野调查手记|缅甸三兄弟和艰难谋生的童工-新闻动态
  • 田野调查手记|缅甸三兄弟和艰难谋生的童工-新闻动态
  • 田野调查手记|缅甸三兄弟和艰难谋生的童工-新闻动态
  • 田野调查手记|缅甸三兄弟和艰难谋生的童工-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News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82216639
  • 王工:13070286058
  • 售后:020-82216639-806
  • 进度查询:020-82216639-809
  • 广州市经济开发区志诚工业园28号
  • 你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田野调查手记|缅甸三兄弟和艰难谋生的童工

作者:admin点击数:0时间:2018/03/12 10:28:20
  •   1967年,波兰裔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田野日记在他去世后被公开出版,因其中言论与他在严肃著作中对当地人的态度反差巨大,而引发一场关于人类学家职业伦理和研究科学性的持久争论。


      相比人类学家坐在书斋中完成的民族志文本,他们在田野调查过程中随手记下的笔记也许能够更真实地留存“此时此刻”的经历和感受,进而引发学术性的思考。对于公众而言,阅读这些异乡故事和记忆片段也将是一场新奇而刺激的文字旅行。


      由此,澎湃新闻请讲栏目开设“田野调查手记”专栏,主要刊发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田野调查手记。我们期待通过讲述田野故事,使读者在收获新知的同时拓展日常生活经验的边界。近期刊发的稿件来自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学生的田野调查实习作业。本栏目欢迎投稿,投稿邮箱:papertydc@163.com,邮件标题请注明“田野调查手记”。


      2016年7月17日,瑞丽“一国两寨”安静的划桨人。刘春艳摄


      大雨涕袍。我裹紧外套,行进去往广帕寨子的路途。


      电话“嘟嘟”忙音几乎被雨声淹没。


      良久无人接听。蓦然感觉,周边天色也变得昏沉,潮湿了出发时本已踌躇的心情。暑期实习即将收尾,很想去看望下三兄弟,上次见面情境使我心起波澜,迟迟难平。


      就在快要失去希望,摁灭手机的当口,电话接通了。


      “喂?喂?”虽然雨势很大,电话那头的声音也很响,是卢叔叔。


      我不由欣喜,“卢叔叔,我们是上次去您家的学生,请问家龙他们现在在家吗?”我大着嗓门用蹩脚的西南官话询问,担心雨声太大将自己的声音消磨。


      “喂?喂?······”电话两端反复此句。雨势过大,我们彼此全然听不清晰对方话语。


      “嘟嘟嘟······”


      被风吹斜的雨线冰凉凉打在我的手背,一如手机忙音顿顿敲击着我的耳膜。


      缅甸三兄弟


      2016年7月6日,户育乡间小路。刘春艳摄


      初见“三兄弟”是在一个炎热的午后。我们教育组一行人沿着小路步行去户育乡小学,想要进一步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及生活状态。由于当天高年级组织大扫除,我们便坐在保安室旁的休息沙发座上同值班的老师聊天。


      这时看见“三兄弟”腼腆紧张地缩在沙发一角,可能因为天气过热,老大头发湿漉漉的,额前的刘海湿哒哒地结成一缕一缕,老二和老三站在沙发后面,都很乖巧的样子,双手撑着沙发背,用余光打量我们,不曾直视。我们给糖果吃食时候,他们才羞涩抬起头来,用手捻起糖果,小心翼翼攥在掌心,最后咧嘴一笑表示感谢。


      听老师介绍说,这是同上一年级的三个亲兄弟,分别是十三岁,十二岁和十一岁,籍贯是缅甸。由于父母亲来中国帮工务农,家里面的四个孩子便随着父母一起来到了云南瑞丽户育乡的广帕寨子。因为缅甸是不学汉语拼音的,三个孩子只能全部从一年级学起。“每个班级大概有八九个从缅甸过来的学生,学习大多比较吃力。很多初中就读不下去,便在外面找生计。但是他们三兄弟很努力,学习很好。”老师如是说。现在他们三兄弟在校门口等待父亲骑摩托车来载他们回家。


      “等了两三个小时了。”三兄弟中的老二家龙收着下巴,怯生生回答。他的眼睛像是窝了一汪水,亮亮地会讲话。他将双手背在身后,面对突如其来陌生人的询问,似乎有些紧张和手足无措。不经意瞥见他有些磨损的短袖袖口,不知为何,瞬间心疼和难过的酸涩情绪从心底升腾到喉口。